9月15日消息顺升网,安徽省纪委监委对安徽省文化投资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曹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通报中罕见地连用“培植个人势力”“对抗组织审查”“搞迷信活动”等表述,勾勒出一名国企“一把手”如何一步步滑入腐败深渊的完整轨迹。
培植个人势力等非组织活动属于违反党纪的行为,其侵害的是党的团结统一和纯洁性,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态的健康稳定。
曹杰并非孤例,近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落马的官员被指“培植个人势力”,其中又有不少还存在结交政治骗子,以及对抗组织审查、搞迷信活动等问题。
异化的“圈子文化”
近期,多名落马干部被指“培植个人势力”。
例如,8月13日消息,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对哈尔滨市公安局原二级巡视员于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通报称其“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表里不一,做两面人,培植个人势力,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搞迷信活动”。
从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效廉被指“官迷心窍、利令智昏,结交政治骗子,对抗组织审查”,到重庆市长寿经开区管委会原副主任陈爱军被通报“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结交政治骗子”“对抗组织审查,大搞迷信活动”,再到云南大理州南涧县“80后”副县长杨光“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不信组织信关系,搞投机钻营,结交政治骗子,对抗组织审查,搞迷信活动”。
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个别官员不再满足于按部就班的晋升,而是热衷于“走捷径”,通过虚构的“高层关系”搭天线、找靠山,甚至主动培植个人势力,形成“小山头”“小圈子”。这种异化的“圈子文化”,不仅破坏选人用人公信力,更在党内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培植个人势力的根源在于部分党员干部权力观扭曲顺升网,存在“不信组织信关系”的投机心理,这种心理让政治骗子有了可乘之机。
政治骗子往往打着“高层背景”的幌子,冒充领导亲属、秘书、智囊,伪造合影、公文,精准围猎那些“官迷心窍”的干部。
从通报可以看出,这些干部的落马往往伴随“培植势力”“对抗审查”“大搞迷信”等行为。这些看似荒诞的“组合拳”,实则是不信组织、权力观扭曲、政治生态异化的集中体现。
党内法规:明令禁止
“培植个人势力” 的核心内涵是党员干部通过拉帮结派、人身依附、利益输送等方式,在党内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非组织活动。
这一行为在多部党内法规中被重点提及。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将 “在党内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政治攀附、培植个人势力” 列为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严禁在党内拉私人关系、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对那些投机取巧、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的人,要严格防范,依纪依规处理”,“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
《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将 “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培植个人势力等非组织活动,破坏所在地方或者单位政治生态” 列为组织处理情形,进一步强化了纪律刚性。
我们党历来反对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的任何形式非组织活动顺升网。
2016年《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不准在党内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严禁在党内拉私人关系、培植个人势力、结成利益集团。”
2015 年前,类似行为多以 “团团伙伙”定性,侧重组织纪律层面。2018 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时,将相关行为从组织纪律调整到政治纪律,凸显其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本质。2023 年修订进一步增加 “政治攀附” 等细化条款,形成更完整的规制体系。
从近年通报的案件看,一些被审查调查人员,热衷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将公权力作为培植个人势力的工具,成为政治生态的重要污染源。
让“靠组织”成为唯一正道
更令人警醒的是,信奉“圈子文化”的落马官员,不少人在贪腐同时,还沉迷于风水算命、烧香拜佛,甚至将“大师”奉为座上宾。
如十四届全国政协原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原副主任齐扎拉,处心积虑对抗审查同时,长期参与迷信活动;贵州三都县委原书记梁嘉庚,举债修建“千神广场”。这些行为表面看是求心安,实则是信仰缺失、精神空虚的体现。当干部将命运寄托于“鬼神”而非“人民”,就离自我毁灭不远了。
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系统施治、标本兼治。
必须以“零容忍”态度铲除政治骗子的生存空间。纪检监察机关应加强与公安、网信等部门协作,对冒充领导亲属、伪造公文等行为严厉打击,同时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干部主动揭露“围猎”行为。
要严格落实“凡提四必”和“双签字”等制度,切实防止“带病提拔”;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避免“一言堂”,斩断“小圈子”形成的链条。
归根结底,还是要以“文化浸润”净化政治生态。将“不信组织信骗子”的案例纳入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的必修课,建立干部“政治体检”制度,对存在“跑官要官”“搞小圈子”苗头的,及时谈话提醒、调离岗位。
通过系统施治,斩断“围猎”与“自毁”链条,让党员干部明白:唯一的安全感来自组织的监督,唯一的晋升梯是实干的业绩,唯一的“护身符”是人民的信任。否则,今日“搭天线”的侥幸,终将化作明日堕落的悔恨。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 | 石静莹
【本文责编】蒋玉
【频道编辑】周丽娜 李育蒙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林琳 蔡惠珍
【实习生】黄思凯 陈柏言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顺升网
万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